1. <menuitem id="je1ui"></menuitem>
    2. <track id="je1ui"><div id="je1ui"><td id="je1ui"></td></div></track>
      <bdo id="je1ui"><optgroup id="je1ui"></optgroup></bdo>
      <bdo id="je1ui"><optgroup id="je1ui"><thead id="je1ui"></thead></optgroup></bdo>
    3. 首頁 >> 新聞公告 >> 工作動態 >> 詳細內容
      新聞公告
       
      工作動態 >> 正文
      建筑工程學院組織開展公共藝術講座進社區活動
      日期:2022-08-27 11:29:44  發布人:jzgcxy  瀏覽量:91

      公共藝術是美術學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。8月22日下午,建筑工程學院胡蝶老師赴明富社區為居民舉辦“公共藝術作品案例賞析”專題講座。

       

       圖片1.png

       

      胡蝶老師首先指出,城市的公共藝術,區別于當代藝術和藝術家個體表達的藝術主張,彰顯了城市精神,是城市精神之魂、城市文化印記之根、城市智慧創造之光。

      通過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(大銅馬)、南京孫中山像、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設計、海底雕塑公園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館主題雕塑、南昌荊棘之路裝置雕塑、甘肅大地之子和無界裝置雕塑案例的展示,胡蝶老師認為,好的城市公共藝術是塑造城市品格與城市精神的藝術。

      城市公共藝術體現了屬地的公共文化、公共審美、價值觀、地域文化、生活方式、宗教信仰,是對地方文化精神的理解和闡釋,滲透并影響著當地民眾的價值觀念;締造了人與人、人與物、人與自然、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,最終實現“地方精神”的重塑。

      胡蝶老師隨后介紹了鹽瀆公園的串場河韻、廣州五羊石像、阿里與尼諾動態雕塑、南京莫愁湖路地鐵站端午文化、南京珠江路地鐵站糖果文化、北京地鐵南鑼鼓巷站記憶藝術墻等等。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圖片2.png

       

      最后,胡蝶老師總結了公共藝術是公共文化形式、生活形態與美學方式的藝術;地方重塑是地方文化內涵、精神價值與美學意義的重塑。城市公共藝術能夠推動社會治理,有利于城市人文風貌的保護,有助于城市品格與城市精神的塑造。通過對公共藝術作品的深入解讀,進一步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和記憶,激發市民的自豪感、責任感和歸屬感,讓老百姓愛上自己的城市,提升美感,使老百姓能夠成為藝術的參與者。

      核發:xcb 點擊數:91收藏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