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推進學院青年教師的培養,為其職業生涯引路啟航,9月7日下午,城市管理學院舉辦“藍匯•青聽”青年教師成長沙龍第一期啟航。校黨委書記劉毓航,校黨委委員、副校長戴永湖,校黨委委員、宣傳部部長葛紅梅,城市管理學院院長李鵬,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子麗,學院副院長顧傳甲及青年教師參加活動。
活動開始,青年教師們圍繞近期閱讀書目,分享讀書感受,張鵬、邵華、張晨等青年教師暢所欲言。呂品潔代表學院青年教師匯報了工作一年的心得體會:“去年一年收獲滿滿,輔導員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,這是一個長期修煉的過程,還需要繼續學習。”隨后青年教師們談工作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困惑,校院領導和青年教師們進行了親切交流。學院院長李鵬以親身經歷講述“陪伴”是最好的學生管理方法。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子麗分享做學生工作需要與學生思想交流、情感碰撞。
葛紅梅從輔導員(班主任)工作的角度說起,青年教師要在輔導員(班主任)工作中形成自己的工作體系,用心做好學生的助推者、引導者。同時輔導員(班主任)的管理能力、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,青年教師在工作中要做好職業成長的規劃,明確發展目標。
戴永湖結合自身成長經歷,提出青年教師一是要堅持學習,學習教學技能、科研方法、待人處事,生活處處有學問,在快樂中學習,工作中收獲,成功中享受。二是要敢于實踐,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”,青年教師課堂上提升教學水平,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策劃能力和管理能力,三是要學會反思,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反思,發展離不開反思。戴校長希望青年教師們牢記自己的責任和擔當,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寬更遠。
劉毓航教授對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提出“五個一”的希望:一是要確定“一個目標”,青年教師走上工作崗位首先要明確一個目標,確定發展方向,讓自己不斷前進。二是要找到“一個拐杖”,每個人人生中的“拐杖”不一樣,一個理論、一個方向、一個榜樣都可能是促進自己前進的點。三是要融入“一個圈子”,志同道合的圈子能在困難的時候相互幫助,圈子是同行前進的力量。四是要擁有“一顆進取心”,有了進取心,勇于去參與,才能實現工作的價值。五是要鍛造“一個能力”,從自己的專業方向、從學校的育人體系等去找一個適合的方向鍛煉自己的能力。
思想的交流碰撞,才能產生智慧的火花和成長的動力。校院領導分享的經驗為青年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,青年教師們將繼續心懷熱愛,主動學習,提升自身能力,明確發展規劃,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。